淺談多肉植物顆粒土的保水性

    多肉植物顆粒土到底是不是比泥炭土干的更快呢?其實真的不是。那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到顆粒土幹得快呢?我們來一起做個小實驗來說明問題出在哪裡。

  同樣大小材質的花盆,比如7厘米的黑方盆,分別裝滿3-6毫米赤玉土和泥炭土。慢慢均勻澆水,直到水從底孔流出來為止。然後我們將這兩盆土壤放在陽光下,直到用手端起花盆的時候,感覺泥炭土這盆已經差不多乾透了為止。赤玉土那盆你很難用重量感覺出它是否已經乾透,因為干赤玉土也是比較重的。

  然後我們把兩盆土壤都倒出來看。你會發現泥炭土的表土、花盆周邊確實都已經乾燥了,可能有輕微的板結情況發生,用手一捏就會碎成粉末。也許心部或者底部還有一小塊很濕的地方,也許沒有。

  赤玉土呢?表土已經基本乾燥,底下的土壤看起來也已經干了,但是請你把土壤握在手裡,你還能感受到涼涼的潮氣從赤玉土顆粒裡散發出來。沒錯,赤玉土還沒有干。

  實驗結論是泥炭土有時會全干,有時會心部有一塊比較潮濕的土壤沒幹。赤玉土越往下濕度越大,比較均勻,即使看起來徹底乾燥,但用手抓握時仍能感受到潮氣。

       為什麼我的多肉顆粒土不保水?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土壤的自然乾燥都是從表土開始的。土壤中的微小孔隙就是把水份從花盆底部提升到表土的毛細管。泥炭土由於顆粒細小,所以內部的孔隙非常均勻,水份會源源不斷的從底部被提升到表土,從而幫助泥炭土盡快乾燥。

  如果遇到泥炭土沒有被壓實的情況,土壤中就會有較大的空隙,空隙處的土壤毛管就會在提升水的過程中斷裂,也就導致了花盆裡某個區域的泥炭土的水份無法導出到土表,也就無法參與蒸發。泥炭土中的一小塊濕的區域就是這麼形成的。

 

  赤玉土呢?赤玉土的每一個顆粒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空隙,這些空隙太大,所以形不成毛細現象。但顆粒內部有著細小的孔隙,這可以形成能夠提升水份的毛細管。

  我們往赤玉土上澆一點水,水會在赤玉土顆粒之間擴散開來,就是這些顆粒互相接觸形成連續的毛細管而造成的現象。

  赤玉土內部的毛細管比泥炭土要細小的多,所以均勻擴散水份的能力也很強。這樣當然就會造成赤玉土中的水份持續不斷的被提升到表面,形成持續的蒸發。這也就是大家感覺到顆粒土幹得快的主要原因。

  但是,當赤玉土內部的含水量變得比較低的時候。赤玉土中的所有毛細管都會發生斷裂,切斷水份供應,這時的赤玉土就開始處於保水狀態了。這種干了但是有潮氣的狀態可以持續非常久的時間。

  農民春耕的時候要翻地,翻過的土地裡有更多的空隙,土地是變得更乾燥還是更濕潤了呢?答案顯然是濕潤。疏鬆的土壤中的空隙切斷了土壤中毛細管的連接,讓下層的水份不再被提升到土表蒸發掉。這就起到了保水的作用。

  這只是土壤本身的保水性能。關於保水,我們還不能忽略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肉肉的根部在保水中起到到重要作用。

  我們植樹造林的目的是什麼?最大的目的就是水土保持吧。植物的根部在土壤裡一來可以抓牢土壤,不讓土壤在雨水的沖刷下流失。二來根系切斷了土壤中的毛細管,讓水份蒸發速度變慢。

 

  所以當花盆裡種植了肉肉之後,到底土壤乾燥的速度有多快,還跟肉肉的根系發達情況有重要的關係。發達的根系可以讓土壤水份蒸發的速度變慢很多。讓我們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你會覺得你的顆粒土不保水呢?

  首先可能是錯覺,因為你覺得已經徹底乾燥的顆粒土其實在顆粒內部還是有水份存在的。

  其次,你錯誤的以為泥炭土土表乾燥後心部還很濕叫做保水,其實這種不太透氣的保水對肉肉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可言。

  第三,對於新上盆的肉肉來說,她們的根系不夠發達,還起不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自然會讓土壤干的快一些咯。

  所以,使用泥炭土的肉友,用手摸到土表部分已經乾燥,不到時間也是不敢澆水的,因為土壤的心部可能還很濕。而用顆粒土的肉友就沒有這個煩惱,只要把手指的第一個指節插入土表,如果已經徹底感覺不到濕氣了,就可以放心澆水了。

  總結:如果你發現你的土壤真的干的非常快,比如你所在地的天氣非常乾燥,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那也沒有必要每天都去澆水。肉肉的根部幹上一兩天是沒事的,即使新根也不會在2天時間就枯萎,何況還有顆粒土內部的潮氣來幫你養根。所以你可以拉長澆水時間到3天左右,渴她們兩天,激發她們的儲水能力。保證這樣養下來,會讓你的肉肉根系越來越發達,葉片越來越厚實的。

      以上就是多肉時光網為大家提供的多肉植物顆粒土的不保水的原因介紹,希望大家閱讀完本文後能夠有所收穫!

 

你可能也喜歡: